东坪镇建设社区: 用好邻长“合伙人” 实现治理“邻聚力”
作者:丁旭 李卓军     发布时间:2024-09-12 17:26     信息来源: 东坪镇     浏览数:

  东坪镇建设社区位于县城主城区,面积1.58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小组,有房屋343栋,服务对象近3万人,社区服务需求面广、量大。但社区“两委”仅7名工作人员,迫切要求创新社区治理模式。为破解基层治理“末梢困境”,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社区以“1+1+2+N”治理模式为抓手,推深做实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架起邻长联系服务群众“连心桥”。

  “零缝隙”谋划共建“中枢”,“旁观者”成了“参与者”

  建设社区持续强化130名邻长联系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坚持“线上征集+线下商议”相结合的形式,建立“片长+组长”“组长+邻长”“邻长+群众”三级微信“网格群”,在群内宣传解读政策、收集群众意见、互通邻里信息、沟通交流感情,定期组织“三长”、群众开展线下“夜话时刻”,讲一讲政策、谈一谈感悟,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引导群众共商共议,让群众有地方说事,切实做到将民心“捂热”。今年以来,社区共开展“夜话时刻”1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处理矛盾20余起、解决难事10余件。

  邻长康双桃被邻居称赞为政策“百科全书”。每次入户走访,防火、垃圾分类、反电诈她说得头头是道,在她的“穿针引线”下,之前相见不相识的19户居民,从“陌邻”变“睦邻”。“以前办事、咨询问题要到社区去,现在好了,直接在群里问她就可以咨询、反映问题。”联户居民谌志军感慨道。

  “零盲点”延伸共治“触角”,“当配角”成了“做主角”

  建设社区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新格局,邻长化身“探头”“喇叭”,在5个网格内开展走访联系群众、采集社情民意、信息调查、政策宣传、文明创建、矛盾排查、矫正帮教等基础工作,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人、房、地、事、物等变化情况及时上报网格员更新。

  邻长蒋才晃联户29户,是建设社区联户数最多的邻长之一。自担任邻长以来,他定期挨家挨户敲门走访,对周边楼栋各个角落进行各方面安全巡查,解决以周边群众反应较多的路灯照明问题为首的居民生活问题30余起。“每解决一个琐碎问题,我都感到和大家走得更近了,也更被信任了。”走廊的灯坏了,楼道垃圾乱丢,电梯出故障……小区里的大事小情,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零距离”共享发展“果实”,“小家庭”成了“大家园”

  建设社区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发“三长”的基层治理活力,让每个“小家庭”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园”。宇泽园小区老党员瞿长凤退休后积极发挥余热,身兼“数职”为小区“无偿效力”,不仅是小区党支部书记,还是邻长,在垃圾分类、义务送药、电梯维修、娱乐场所维护等公共事务中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原设计院小区共2栋68户居民,属于典型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公共配套设施不全,没有物业管理。社区通过摸清底数、酝酿人选,召开屋场会,推选出热心公益的6名党员群众担任邻长。在以刘小宇为首的6名邻长的带领下,经过多次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组织召开小区业主会议,从当前紧迫的问题入手,小区完善了化粪池改造、电梯加装、停车坪修建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筹备业委会选举等事宜。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大合唱’。让邻长成为‘发动机’,从‘你’看‘我’干,到‘我们’一起干,‘旁观者’成为‘主人翁’,‘社区事’变成‘家家事’,才有希望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满山说道。

  一审:熊天奇

  二审:邓鸿瑶

  三审:李  强

责任编辑:谌龙飞
[打印] [收藏] [纠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