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有感
冷市镇中学 覃玲玲 读了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收获不少。作者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其中诸多说法精确深刻,例如老师想要打赢教育之仗,就必须在开始阶段执行“赢”字方针,建立自己的情感银行,而且要经常“存钱”,谨慎取钱,避免透支,杜绝破产;个别谈话大于集体说教;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优化语言模式,少问why,多问what和how等等。这本闪烁着作者教育智慧的书籍,有理论,却不晦涩,着实让人喜爱。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在跟学生讲话的时候不必要说一大堆的道理,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 面对班级学生犯的错误,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然后很有可能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批评,这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是往往我们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批评,对于学生没有什么触动,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心平气和地来了解事情,最好的了解方法就是倾听,听一听孩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其他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然后再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好很多。在这方面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在我们班上有一个张X同学,我发现他一周好几次各科作业都不做,问他原因他就是不肯说,因为我知道他是非常内向的孩子,所以我没有很激烈地批评他,而是每次都让他在学校补做,终于有一次,他说是因为讨厌妈妈。通过了解我知道他妈妈是个性格爽快的人,每次碰到他作业没完成或者完成得慢了,他妈妈就会不分场合地数落他,这让四年级的孩子觉得没面子,于是他就存心跟妈妈作对,偏不做或者乱做作业。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就跟他说:“妈妈做得不对的地方老师来跟她说,如果妈妈改了,你也改掉自己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怎么样?”。他冲我点点头。后来我就找他的妈妈进行沟通,告诉她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我建议她在别人面前要给自己的孩子留面子,不要总是在教室里或者是亲戚朋友面前大声说他的不是,而是应该学会鼓励他,有一点进步就表扬。于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面,我总是趁傍晚他妈妈来教室的时候大声地表扬张X:单词默得比以前好了;今天上课举手了;周测试有了一点进步等等小事。他的妈妈也很配合,每次都很开心地表扬他。渐渐地,这个孩子不再有抵触妈妈的情绪了,作业也都能按时完成了。我想如果他不肯说出不做作业的原因而被我大骂一顿的话,估计他对我也会产生那种抵触的情绪,那么不做作业的次数肯定会更多吧。 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交流时,应当自觉地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或者说行为的正面动机,自觉地关注成绩以外的东西,如孩子的心理、人格与品性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学生,才能真正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我儿子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太好,疫情防控期间在家上网课,我们两个经常干仗,从这本书上学到的一些方法我尝试用在他身上,效果还不错。比如,朗读课文的时候我多次说“你刚刚读书的声音真洪亮,妈妈爱听!”之后他就逐渐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了;写字的时候,我会说“这一撇长度很合适,但是在格子中的布局有点偏左,影响了它的美观。”总之,我的语言具体一些,他也就心服口服,学习就更主动了。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真正的语言艺术是朴素的,很生动,几乎是可以感触到的。”我们应该好好运用它的魅力为工作和生活增资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