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冷峰尖 家乡的高山除了以常见的“山”字命名,比如云雾山、云台山、辰山、芙蓉山、大峰山、扶王山,也有以“界”字命名的,比如黄峰界、钟鼓界、乌云界、柴山界、竹山界、楠木界,还有以“坡”字或“寨”命名的,比如鸡公坡、卢坡、羊角寨。不过,我以为用“尖”字命名山峰是最为形象的,比如家乡就有黄尖、黑尖与冷峰尖。 这三座以“尖”字命名的山峰,像一个巨大的笔架突兀地摆在安化、溆浦、沅陵、桃源交界的山旮旯里,它们海拔都在千米以上。其中黄尖我还没有征服过,黑尖去了两次,冷峰尖前后去了三次。 爬冷峰尖的时候,前两次是从西边走马路镇的渣滓溪上去的。第一次和三个同事相约骑摩托车到沅陵杜家坪去玩,因为冷峰尖就在去杜家坪路上的附近。我是一个爱爬山的人,冷峰尖就在眼前,岂有不爬之理!当时,那里安化到沅陵杜家坪的公路刚修通,不过还是土路。我们骑车到了渣滓溪和沅陵杜家坪交界的山坳上,把摩托车停在路边。两个同事畏惧爬山,就在原地等我们,我就和好友升斌沿着一条小路去爬冷峰尖。去的山路基本沿着山脊蜿蜒而上,山脊南边就是安化,北边就是沅陵。其时,正好是放暑假,山脊上的风吹在脸上格外惬意,虽然免不了要出汗,但凉风一吹,汗也随即不见。路两边都是茂密的森林,可惜没有遇到山麂、野猪。不过,山雀或者蛇尾雀倒是不时扑哧扑哧地钻出来。这里是它们的天堂,它们全然没有想到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会光顾它们的领地,我们突然地造访,给了它们一吓,它们突然从草丛或者树叶间忽地腾空而起,也不免回敬我们一吓。走了三四里路,就看到安化这边路边一片翠绿的厚朴林,从山腰一直延伸到山岭之上。厚朴的叶子很宽大,遮天蔽日,走在里头,就如入了阴凉的世界。沿着山脊下的一段横路走了四五里,远远就看见前面山岭上孤零零地耸立着一座小水泥屋,我们纳闷哪个山民会把房子建在这荒山野岭之上。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瞭望台,那上面写着“安化县马路镇森林防火瞭望所”。站在瞭望台上举目一看,山下洋溪、六步溪尽在眼底,东北面的黄峰界和南边竹山界也赫然在目。的确,在这里打一望,周围方圆几十里有什么火情都可以及时发现。我们又转过一道弯,再往上爬四五十米,就到了冷峰尖的永福庵。永福庵背靠着冷峰尖,庵前有一块平地,从苍场那边修过来的土公路一直通到庵堂前的平地里。平地往下走不过二三十米就有一山岭。往后走是庵堂的菜园子,里面种着辣椒、茄子、缸豆、苦瓜、南瓜等蔬菜。再往上爬三四十米就能看到一棵大树屹立在山岭之上,那树枝繁叶茂,向外伸出无数枝条,看起来真的如千手观音一般。爬到山顶,北面就是沅陵,庵堂这边就是安化,东北方的山岭下就是常德的桃源。庵堂下一两百米左右的山坳上立了一块三菱形的碑,碑的三面分别刻着安化、沅陵、桃源,安化属于益阳市,沅陵属于怀化市,桃源则属于常德市,那里真成了一脚踏三市和三县的地方。守庵堂的人好像是桃源人,讲一口常德腔调。庵堂下面不远的地方就是冷峰尖茶场,绿油油的茶园呈阶梯状,不过全在安化这一面,安化是世界黑茶的故乡,很多高山都开辟成高山茶场,冷峰尖也不例外。它们像一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冷峰尖向阳的一面,太阳一照,绿得耀眼。 冷峰尖往东往南可以到安化的马路和奎溪,然后过资江入洞庭,往东北方向可以到桃源西安,往北走可以到沅陵杜家坪和官庄,往西可以到溆浦让家溪。当年贺龙、关向应、王震、肖克领导的红军就转战这一带,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播下革命的火种。1956年沅陵楠木铺一个叫陆东华的人带着沅陵、安化、桃源三界之地的一帮匪徒在冷峰尖占山为王,这里成了当时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鸡公坡神仙会总部所在地,后来上级调来部队才得以全歼这股蛮匪。 我第二次来的时候,也是走渣滓溪上来的那条路。不过,庵堂下面的小山岭被夷为平地,上面建了一个小木屋,成了避暑纳凉的好出处。庭院里还安装有可以荡秋千的小藤椅。坐在藤椅上,任凉风拂面,可以看山下茶园吐翠,可以看远处云戏山峦,可以观庵堂香烟袅袅,可以听周围山鸟啼鸣。居于此,不是桃源,胜似桃源。 第三次我去的时候,我骑摩托车走六步溪,然后翻过黄峰界,下到江溪,然后再沿着通往冷峰尖茶场的盘山公路到冷峰尖的永福庵。那条盘山公路通到山坳一脚踏三县的地方,就分成了两条土公路,一条通往山下东北方向的桃源,一条直接往山背沅陵方向走,我以为山背公路可以下到山下沅陵的杜家坪乡,结果摩托车越往下就越难走。路上还长了荆棘和小树,有些地方还有小石头挡道。我也不管这些,一直骑着摩托车开了下去,约莫两里路后,路就断了,原来这条路只是他们砍树装木材的临时公路,我只好折返而归。 我两次爬冷峰尖都是暑假的时候,有一次是秋末。听说冬天下雪的冷峰尖特别美,如果有机会,我想和它相约在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