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改变了我
作者:刘惠     发布时间:2021-07-05     信息来源: 奎溪坪完小     浏览数:

她,改变了我

“女孩子教书好,又轻松又稳定!”

“女孩子当老师是最好的,以后结婚了正好可以带小孩!”

“是啊是啊,老师多好,每天只要上那么几节课就可以了,还有寒暑假!”

“是咧!铁饭碗,吃国家粮咧,将来也好找婆家!”

……

自参加工作以来,类似的言论,不绝于耳。

我工作的地方,是一所农村小学,也是我的母校,我是土生土长的奎溪人,从学校往家走,一条路走到底,人家一户接一户,山峰一座挨着一座,每一座山峰都是我熟悉的样子,每一户人家都有我的学生。或老或少,每次看见我的时候都会念叨几句诸如“当老师真好”“老师铁饭碗”“女孩子当老师很好找婆家”之类公认的“道理”。有相熟的邻人,还会攀谈几句,基本都是一些“全靠你了”“我管不了,只有老师能管”之类的嘱托。

在这些或语重心长或饱含期望的话语里,我开始迷茫了。我想告诉她们,我当老师并不是为了嫁个好人家,更不是因为这是铁饭碗,可是在她们敷衍的目光里,我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却又都说不出口了,因为她们不会信,也更不会关心。

她们说完她们想说的,便转身走了,只留下茫然的我留在原地徒然沉默。

我想辩驳,可是辩驳没有用,我想解释,可是解释没人信,我想发声,可我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了不理解的思潮里,而我、年轻的我……差点被这思潮掀翻。

这就是农村的特色。

思想,是农村里最坚固的一把锁,锁住了一扇看不见的门,屏蔽了一切新鲜空气,那种无望能把人逼疯。

我一天比一天焦虑,一天比一天暴躁,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思想是否正确,我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紧紧地围绕着我,我想逃,即使这样像个懦夫。

在我即将转身离去的时候,我的妈妈,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心疼地看着我,在我满怀期待的注视里,叹了口气。

“你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需要你留下来。”

“农村不比城市,这里没有那些高科技,学校条件差,大部分家长书都没念过几句,我们常说要换位思考,你觉得大家都不能理解你,你试图去理解过她们吗?”

……

“农村里的小孩子,也要有人来教的啊。”

“如果连你这个本地人都要走,农村的小孩子怎么办呢?”

“学校老师年年换,走了一茬又一茬。这里确实留不住人,你是读了大学的人,你读的书呢,比我们多,懂的道理更多,我当然希望你能过得幸福,但我也希望在你的人生里,不要留下遗憾。”

……

那天,她说了很多。

我想了很久。

我看着自己的双手,瘦瘦小小,原来一点都不可靠。

原来,我一直都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的原因,不在于农村本身,而在我自己。是我脑子里对“农村”的偏见,锁住了我自己。我从未真心接纳过这个落后的地方,我不知道还有多少如我一般的人,满怀憧憬地走出校园,怀揣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师者梦”走上了岗位,把一切都想得那么美好,然后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与打击中磋磨了志气。

我在想,一百年前的那一群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那样混乱不堪的局面里,发下建设新中国的宏愿的呢?我在想,那群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年轻人,是否也曾像我这样迷茫过质疑过自己呢?我在想,那一群扛起了祖国建设重任的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拉着落后封闭的旧中国,走上新世界的航道的呢?他们瘦弱的肩膀是怎样扛起这整个国家的未来的呢?这短短七十年,到底有多少人在不理解中苦苦坚持呢?我越想,越不敢想,越是想,越是无地自容。

生活在这样的盛世里,我们常常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常常以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得到。我们的目光总是放在那些最闪耀的舞台上,厚重的幕布之后的风景却无人过问。我们要有走上舞台挥斥方遒的气魄,也要有在幕后苦苦支撑的气节。

这个国家,从满目疮痍中一路走来,浴火重生焕然一新。

作为她的一份子,即使再微不足道,我也有我可以做的事情。

袁老大学毕业的时候,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写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奎溪这座秀美山村,这几年发展迅速,路修起来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早就已经在我“不被理解”的苦闷中,走上了新农村的道路。

这里,实在是称不上最艰苦,但我知道,这里需要我。

是母亲改变了我。我的生身母亲,我的祖国,我的母亲们改变了我。一个用最简单的话说着最简单的道理,一个不善言辞,却总是沉默着走在最前面披荆斩棘以身为范。

于是,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中,我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打印[打印] 收藏[收藏] 纠错[纠错] 关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