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留住乡村小规模学校
作者:谭良玉     发布时间:2023-12-13     信息来源: 梅城镇中心学校     浏览数:

  撤点并校”是中国教育改革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笔。根据已公开的教育部数据,2001——2020年,全国共计消失328672所小学,每年消失16433.6所,每天消失45所。又据有关统计,2012——2021年,镇区小学仅减少4754所,而乡村小学减少73461所,二者之比为1:15。

  对历经沧桑进城而逐渐老去的60后与70后而言,那些有着几十年办学历史的乡村小学因为没有生源,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当中或许就有你的母校,永远定格在美好回忆中。

  乡村小学消失的直接原因是农民进城而农村学生减少。从“七普”相关数据可窥见一斑:乡村人口为50979万人,比2010年减少16436万人;留守儿童为1289.67万人,而2016年达1726.29万人;随迁子女为590.32万人,而2016年为566.13万人。

  乡村小学消失的其他综合原因是基础设施差、师资结构失衡及质量缺乏保障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原因是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当年国家预设1970——1990年为计划生育控制期,之后放开生育。却到2010年才逐步放开生育政策:先是“双独”夫妻可生二胎,次之是“一独”夫妻可生二胎,最后是放开二胎、三胎到全面放开。逐步放开的生育政策并没有出现人口学家预期的人口增长局面。从2016——2021年的出生人口数量(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1200万、1062万)及出生率(13.5%、12.64%、10.86%、10.41%、8.52%、7.52%)来看,中国的新生人口明显呈现断崖式下滑,这不仅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经济增长放缓、加重养老负担,也会对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产生压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64.7%,2030年预计达70%。乡村人口的日益减少,乡村学校的规模逐渐缩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网络媒体在发声:在“人烟稀少”的农村已闲置了那么多的“村小”,谁来用?怎么用?为了乡村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孩子,还要不要留下一个学校?

  乡村学校流失学生的背后是“进城”与“合校”。“进城”,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有经济承担能力。“合校”,不是集中起来就能让孩子成长。

  乡村小规模学校固有存在价值:首先具有现实政治意义,是保障农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需要;其次具有农村自然和文化保护价值,是彰显基于农村自然、社会与农村人的农村教育特质的需要;再次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是保证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撤点并校以来,一些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过引入教学资源与创建学校特色来实现艰难“自救”,有的则通过探索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来解决乡村学校分散带来的问题。

  当下,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衔接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发展出发,探索学校与村社区共建,创新“小班小校”模式,也许是重要出路与方向。一方面,“留”下一个孩子,也许就留下一个家庭,为村社区留下劳动力人口,从而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村社区生命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村社区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可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实践基地等。学校得以“生存”,村社区更具“活力”,实现合作双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八大以来,乡村学校“生存”问题已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的意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办好“两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未来可期,国家各级层面会倾斜政策持续赋能乡村小规模学校,助力其发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

  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忘不掉的情怀是乡愁。守望乡村,守住根脉。留住乡愁,留住乡村小规模学校。(通讯员 谭良玉)

打印[打印] 收藏[收藏] 纠错[纠错] 关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