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风采 长者关爱模式

“品茶”安化:醉饮茶一杯,古道梦驼铃
来源:三湘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4-05-17 10:10

    藏于雪峰山脉北部群山峻岭中的安化县处于资水中游,是湖南省面积第三大的县,山地面积达82%。安化因独特的“黑茶”,数千年蜚声海外。

         八大茶叶专业镇,三百家茶行,十万茶工。曾经的安化,是茶叶的天下,条条古道载茶马。417日,记者随“环行洞庭—聚焦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采访团沿着资江逆流而上来到了藏在深山中的安化,一探这里神秘的黑茶及古老的茶马古道。

         千年沧桑茶马古道

         417日上午,春雨缠绵,在崇山峻岭中探访的茶马古道更显深邃神秘。从资江麻溪口逆流而上,前行几公里,便是“茶马古道”年代最大的一个运输中转站——高城村。古道上马蹄印仍历历在目,跨越溪流的廓桥仍屹立在风雨中,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回荡在宁静的深林山谷中,仿佛在遥忆着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茶马古道源于唐宋,盛于明清,实际上就是一条地道的马帮之路。在古道上是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

         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行走。他们在雪域高原奔波谋生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锻炼了他们明辨是非的勇气和能力。并形成了当今以安化为中心,包括新化、冷水江、邵阳、隆回等地特有的梅山文化。

         行走在茶马古道上,苍老而古朴的古埠、古街、古屋、古楼,完美地保留着自己的本色。悠远的马铃声,回荡在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述说着她昔日的辉煌。现在,高城村仍有90多匹马,与邻近的方溪、安溪两村一起,组成一支拥有200多匹马的马帮,主要为旅游服务。每当马帮倾巢而出,绵延几公里,煞是壮观。高城村边上有4个环绕状山头,当地人称为“关山”。关山,为茶马古道必经隘口,两旁山形耸立似门,如出入之门关,故名“关山”。自古以来被视为当地的“守护山”。

         万般柔情风雨桥

         雄伟壮观的永锡桥位于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横跨麻溪,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桥下是麻溪,麻溪是安化运送茶叶的另一条交通要道。千百年来,安化黑茶通过麻溪运往资江,再顺流而下到洞庭湖,至武汉,然后通过陆路运往陕西、西北等地。

         永锡桥为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层鹊木;甚为豪华壮观,为安化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风雨廊桥。此桥桥墩为纯一色巨石垒砌而成。从桥的上游或下游远望廊桥,但见廊桥如龙似虹,横卧麻溪河上,心中快意腾腾而生。

         安化风雨桥是安化先民在县域境内一些交通要道上逢溪架设的便民交通设施,供过往行人歇脚,避风躲雨,所以叫风雨桥。在安化境内,至今保存着清代至民国时期的风雨桥大小共29座,分布在17个乡镇,为2013年国务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古梅山地区独特的文化气息和纯朴的民俗民风,是多种文明元素浓缩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如今,它们依然横亘在村野阡陌之间,在青山夕照小溪碧水的映衬下,发出悠远而沉寂的浅唱低吟……

         “生命之饮”年产值超百亿

         据考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靠三大法宝:骑兵威猛,领导超凡和安化黑茶。据传成吉思汗铁骑南下后因水土不服纷纷生病,后来发现士兵饮用黑茶后可克服消化不良等疾病,因此他的军队才可以继续征战四方。至今我国西北牧民仍有饮用黑茶的习俗,称黑茶为“生命之饮”,“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茶类,生产历史悠久。安化产茶自唐代开始,已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醉饮红尘茶一杯,前世的缘,今生的水。再难的路,有你相随,陪你笑,陪你醉。”2011年,安化黑茶传奇大戏《菊花醉》热播后,安化黑茶不再神秘。

         据统计,目前安化黑茶专卖店的营销网点和网店已超10万个,遍布全球。2015年,安化县的茶叶产值达102亿元,黑茶产量连续十年稳居全国第一。在茶产业的带动下,30万山区人民从田间走出,活跃在茶馆茶楼、茶叶生产车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