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动态

县委编办: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 赋能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县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4-06-06 15:45

  安化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素有“湘中药库”之称。全县共有中药材263科1277种,列入国家药典品种248种,属于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药材27种,是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中国多花黄精之乡、全国农村中药材工作示范县。

  近年来,安化县委编办坚持机构编制服务中心大局工作思路,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以“小支点”撬动产业发展“大杠杆”,为赋能中医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机构编制保障。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理顺中医药产业发展职能体系。加强和优化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职能和机构配置,县卫健局内设中医药管理股,下设副科级事业单位中医医院,核定中医医院差额事业编制451名。县农业农村局设置乡镇产业发展规划股、科学教育股、绿色食品办公室相应负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行政职责。因地制宜设置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强化其中医药发展事务性职责,使得中医药工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工作开展更加顺畅,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决策、资源配置、人员调配、产业发展、项目争取等方面更能统筹协调,高效运转。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保障。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每年周转事业编制50名用于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精准投放、动态调整,为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提供人才保障。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编进人计划中招聘中医药人才的倾斜力度,明确一定数量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近五年通过公开招聘、农村订单免费医学生、本土化培养大专生等多种方式补充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167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引进专业人员4人。选派89名科技特派员以安化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为依托联村蹲点,第一时间化解企业的揪心事,全县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聚焦综合能力提升,打造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新安化。在茶旅文体康深度融合上发力,以康为延伸,建成集药膳保健、温泉药浴、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康养度假基地、中医康养基地,实现特色中药材产业与全域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景区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落实全县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至202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4万亩,出产中药材12.4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0.2亿元;安化黄精种植面积达10.55万亩,采收6500亩,年产黄精1.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1.1亿元。

  初审初校:王琴敏

  复审复校:朱俊彦

  终审终校:易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