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关于《安化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来源:县发改局  发布时间:2024-05-22 11:36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推进全县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根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湘政发〔202219号)、《益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益政发〔20234号)精神,结合安化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低于2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国、省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完成省市下达目标,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产业绿色发展行动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这个关键,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大力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二)能源结构绿色转型行动

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清洁低碳化发展,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调整煤炭消费结构、推广天然气应用、合理控制油品消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三)节能减污协同降碳行动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着力加强节能管理、提升用能设备能效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现节能降耗与资源的科学配置。

(四)生态碳汇能力提升行动

坚持系统观念,构建绿色低碳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国土绿化与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结合,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在巩固现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基础上,重点提升林业碳汇能力、挖掘茶园碳汇功能,搭建生态碳汇体制机制。

(五)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

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导向,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健全全县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碳排放的协同作用。

(六)城乡建设低碳发展行动

在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中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推进城乡绿色建设、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优化城乡建筑用能结构、加强建筑用能监测和管理、推进低碳农村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七)交通高效绿色发展行动

构建低碳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清洁交通运输工具,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和出行方式。

(八)科技创新赋能降碳行动

发挥科技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引领性的支撑作用,培育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强化低碳先进技术应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营造绿色低碳发展良好社会氛围,引导全民自觉行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加强全民宣传教育、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十)试点示范项目创建行动

立足安化县地域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开展碳达峰试点创建工作,打造“零碳乡村”、碳汇茶园、绿色示范园区、固废资源利用示范基地、“零碳园区”。

三、政策保障

(一)落实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推进新兴技术在碳减排技术领域的应用,提升核算水平。做好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发布。贯彻落实碳排放统计核算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充实能源统计核算力量。

(二)落实法律法规规定

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规,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三)完善财税价格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碳达峰重大项目、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投资。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碳达峰工作,各成员单位抓好本方案各项任务落实。

(二)突出因地制宜

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工作。

(三)严格监督考核

以能耗双控制度为基础,逐步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实行能耗指标和碳排放指标的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