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 长者关爱模式

安化县残疾人联合会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报告
来源:县残联  发布时间:2025-03-31 18:56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法治根基

一是提升思想认识。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年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7次,集体研讨7次,切实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为法治政府建设筑牢思想基础。二是优化领导架构。适时调整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党组书记担任组长,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各股室全面落实的工作格局,定期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开展普法行动,营造法治氛围

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向群众发放相关法律宣传资料、现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残联领域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及时更新普法信息。同时,结合进村入户向残疾人宣传法律,拓宽残疾群众知法、守法渠道,不断提高残疾人学法用法的意识。

(三)规范履职行为,提升法治能力

认真落实好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自觉接受司法行政监督,按时报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工作开展情况。在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认定、残疾人证办理等工作中,制定完善审核认定程序、风险点防控措施、责任追究、结果公开等相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四)治理权益保障,化解矛盾纠纷

健全依法维护残疾群众权益机制,加大残疾人法律援助力度。对残疾人各类合理诉求及时办理,把残疾人各类合理诉求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2024年未出现1例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案件,全县残疾人群体趋于稳定。

(五)落实信息公开,提升服务效能

县残联通过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残疾人证办理、残疾人就业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涉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类信息,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普法宣传效果有待提升普法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宣传的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原因在于宣传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未能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不同残疾类别群体的接受特点设计宣传内容。

(二)法律服务质效有待提高专业的法律人才保障不够充分,客观上影响了残疾人法律咨询、服务的质效。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一)强化法治建设统筹部署将法治建设纳入残联工作全局,每年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主持召开法治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在制定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政策时,亲自参与前期调研、草案拟定和后期审核,确保政策合法合规且符合本县残疾人实际需求。

(二)推动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工作,带头参与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在全国助残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讲,向群众普及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同时,积极推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普法形式,组织制作并发布线上普法内容,提升普法覆盖面与影响力。

(三)严格规范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对涉及残疾人重大利益的事项,如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就业扶持政策制定等,组织开展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残疾人代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确保决策科学民主合法。

四、2025年工作计划

(一)优化法治宣传策略积极拓展新媒体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发布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内容,结合不同残疾群体特点,制作针对性强的普法作品。同时,组织开展线下特色普法活动,如法律咨询进乡村等,提高法治宣传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二)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组织建设,完善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机制指导基层残联组织有效开展法律援助服务,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对干职工的法律知识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参加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干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法律专业人才,充实法治工作队伍,为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