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图标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平台 > 县市监局
索 引 号: 776796675/2023-1827769 责任部门:安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2023-03-29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安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29     信息来源: 安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数:

  2022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着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强化法制监督,扎实推进普法学法教育,有效推动了市场监管工作科学、有序发展。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推进“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各类行政审批事项网上运行、公开透明、可溯源、可监督。进一步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推行无人审批企业设立登记模式。做好市场监管总局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事项的落实和承接工作。进一步精简下放行政审批权限,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由省级监管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将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逐步下放至各基层监管所。

  2.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扩大“多证合一”整合范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推动“照后减证”,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3.实行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年度版本公开制度。根据审批事项逐一编制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严格约束审批权限,提高审批透明度和效率,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二)推进权责清单制度建设

  1.完善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更新、公布权责清单。

  2.推动企业建立履行主体责任信息自主公示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主体责任巡查例检制度,探索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评价制度。

  (三)强化市场监管职能

  1.全面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监管体系,健全执法协作与区域合作机制。强化对新兴领域、热点行业的治理,组织做好重点商品和服务领域涉嫌垄断案件线索的摸排、收集和分析研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工作。

  2.探索建立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进市场主体注销便利化改革,大幅精简注销登记材料,进一步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信息共享协同监管机制。

  3.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改进信息归集制度,优化信息归集渠道,实现与“全国一张网”系统的全面互通,生成市场主体信用全景“画像”。

  加强信用风险分类,健全查询统计功能,提升信用风险分类修复的信息化水平,实现精准分类、信用修复与结果应用,促进社会共治。

  改进“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对一般商品和一般企业,全部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常规性检查。重点提升系统内部“双随机”检查效能。

  完善失信“黑名单”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突破,真正实现“守信经营一路绿灯,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管效果。

  4.推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落实网格化监管职责,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分级管理规范,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5.推进标准化提升工程。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不断推动建立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优势、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标准。建立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进一步落实标准化资助项目与资金管理相关规定。推动团体标准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以标准升级促进质量提升。深入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

  6.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建立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络机制,及时处置和回应市场监管热点问题。

  深入推进放心工程建设,组织建设食品安全管理示范店,培训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

  7.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工作机制,把打击传销作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保持打击传销高压态势。加强 “无传销区”创建工作。完善直销监管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直销企业、直销员及其直销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直销市场秩序。

  着力构建特种设备安全长效治理体系。以建立长效治理体系、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严把行政许可关、检验检测关、隐患整治关、维保质量关,将保护生产安全的责任落到实处。

  8.提升热线服务效能,健全消费维权机制。完善投诉举报服务平台,提升投诉举报平台运行效率。拓展“两级中心、三级网络”消费维权网络,全面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以及备案等制度。实行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年度清理,对规范性文件目录和文本实行动态化、信息化管理。

  三、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一)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明确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法律责任,强化刚性约束。

  (二)增强公众参与。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与利害关系人进行充分沟通。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社会关注度高的决策事项,公开信息、作出解释说明,及时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

  (三)提高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质量。完善专家论证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组织专家、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涉及群众利益和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重大经济损失的重大决策性事项,决策承办部门应当依托有关专家及专业机构,综合分析决策事项各方面风险,确定风险类型,划分风险等级,预测风险后果,提出应对措施。

  (四)加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力度。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规范合法性审查程序。加强决策建议的合法性审查力度,不得在未完成合法性审查的情况下确定集体讨论议题,对决策建议存在严重违法问题的予以责任追究。

  (五)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责任追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规则。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跟踪决策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健全责任倒查机制,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我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施方案,修改完善“三项制度”相关配套文件,并抓好落实。争取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的目的,确保行政权力正确运行。

  (二)规范行政执法活动。严格执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42号令。依法行使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范围、种类、幅度。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告知、罚没收入管理制度,明确听证、集体讨论决定的适用条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

  (三)不断创新执法方式。探索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非强制性执法手段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四)深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据权责清单分解行政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落实到具体执法岗位和人员。职权事项主动履职比例显著提升。完善行政执法投诉举报、情况通告等制度,认真处理群众反映的行政违法行为。严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对执法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逐步形成执法监督、组织处理、违纪追究、法律责任相衔接的行政执法监督问责体系。

  (五)全面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制度机制,严格行政执法监督程序,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平台的监督作用。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加强执法案卷评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与司法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的联动机制。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必须车辆、装备和专项经费的保障,确保行政执法监督工作顺利进行。

  (六)全面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注重招录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员。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纪律、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培训,学习法律知识的时间每年不少于40学时。推行行政执法人员日常业绩考核和社会评议制度,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执法人员职务级别调整、交流轮岗、教育培训、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七)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保障。深入开展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宣传,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履职的氛围。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将履行执法职责所需经费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执法装备配备、科技建设方面的投入。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完善依法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市场监管重大信息直报制度并监督实施,开展信息搜集和舆情监测,做好指导、协调、核查、应对工作。强化依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和能力。依法加强对影响或危害食品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利益。

  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一)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完善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考察、考核制度,加大对依法履职干部的晋升力度,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质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加强系统执法单位领导班子建设。

  (二)加强对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党组领导干部要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每年举办两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将法治专题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加大执法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

  (三)注重通过法治实践提高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推动执法人员在执法普法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七、完善落实组织保障机制

  (一)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各方面,在党组统一领导下谋划和落实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各机构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健全法治建设领导机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各机构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遵守宪法法律工作,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三)加强典型示范和宣传引导。培育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先进典型,定期通报和曝光违法行政典型案例。广泛宣传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目标、工作部署、先进经验,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市场监管法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打印[打印] 收藏[收藏] 纠错[纠错] 关闭[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