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主产区历史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05 18:26 信息来源: 编辑部整理 浏览数:
安化产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产品量多质好,驰名中外。 县邑位于湘中雪峰山脉北端,资水自西向东北,横贯全境,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极宜种茶,山崖水畔,几乎遍地皆茶,尤以资水两岸,产茶最多。唐代末期“渠江薄片”茶就以量多著称。至五代时,质量显露特色:以思贤溪的火烧洞,竹林溪内的条鱼洞,大酉溪内的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内的深水洞,竹坪溪内的仙缸洞,即地过去的“六洞茶”为著名,产品运销湖北江陵、襄阳等地。 宋建县时,茶已甲诸州县;至元、明,茶渐艺植,各有轸域,乡民大半以茶为业,所产茶叶质地优良;明洪武年间即有“芽茶”入贡;嘉靖三年(1524年)又装黑茶远销西北;至明朝末年,成为西北市场的主要供应地。 清咸古九年,粤商入安化传授红茶制作技术,茶叶产品很快风靡世界。安化红茶作为“湖红”的代表,与安徽“祁红”,福建“建红”曾鼎足而三,1915年在马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安化县志》载:红茶初兴厚,不亚于武夷,于是公开以“安化”茶号进入国际市场,畅销西洋等处,吸引众多省内外茶商入县经营,正式挂牌有300来家,设茶行(收购、加工、贸易一体)80余处。随着对外茶叶贸易的发展,安化茶叶生产进入鼎盛时期,茶区不断扩展。 安化地域分前乡和后乡,产茶最盛之区,全在后乡。其代表产地为:一都有江南,边江,乌龙山,竹林湾,小淹等地;二都有潘家溪,金鸡坳,铁炉岭,王家坪;三都有东坪,乔口,黄沙坪,酉州,唐家观,蔡家山;四都有探溪,神湾,润溪;归化区有芙蓉山,仙溪,泉塘,龙溪等处。 安化最最因黑茶而闻名,而黑茶最早起源于安化的苞芷园,后沿资水而山遍及全境,沿江的小淹,边江,江南,酉州,黄沙坪,东坪是黑茶加工的集散地。安化黑茶以量多质好,一直把持着我国西部地区的茶销格局,并出口俄国。在产品形式上,形成了以篓装,捆压为主体的紧压茶之先河。受之影响,1953年,陕西加工的茯砖茶力争到湖南产地筑制,为湖南一举成为全国紧压茶的主产省份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面对畅销兴旺的湖南黑茶市场,安化一此老茶行在沉寂半个多世纪以后重起炉灶,恢复生产,如黄沙坪的聚兴福,酉州的晋丰厚,江南的德和源等茶行相继恢复传统产品的生产。所不同的是,通过对原料品级的提高,加工工艺的改进,质量较过去的传统产品有新的特点和突破,更易被今日消费者所接受。近年来,黑茶市场的兴盛,亦引起了当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化县政府为打造湖南黑茶品牌,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强化基地建设,以奖励的形式鼓励茶农栽植茶树;二是树立几家有实力、有市场的企业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黑茶产业的发展;三是建立行业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卫生质量,并于2006年12月成立安化县茶叶协会,于2006年注册的“安化茶”品牌也将很快进入市场。 近年来,根据市场需求,安化红、绿、黑茶并驾齐驱,以“金币茶”“银币茶”为代表的绿茶新品一直畅销兴旺。黑茶系列产品也不断挖掘和开发,2000年创立“安化茶”品牌。 【临湘县】 地处湖南省东北角,濒临长江南岸。境域内东南部冈峦起伏,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长,自然环境十分宜茶,系湖南主要产茶地之一。 “秦人取蜀,始知茗饮事”(《日知录》)。可知临湘种茶始于秦治后,即自四川沿长江传播至洞庭湖南区域,从而得以发展。《全省掌故备考》载:“岳州,邑茶盛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可见唐时巴陵县(辖今临湘县)已普种茶树,并有邑茶充贡。又《太平环宇记》载: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潭州节度使其人,即唐末楚国王马殷之子马希范,为继父业,经营茶叶,于公元936年,将巴陵县的北部分离出来,单独设立与县同级的王朝场,场止设在今临湘县陆城(后更名为临湘县),目的在于就近购销茶叶。可见唐朝时临湘境域已普种茶树,产茶甚丰,茶叶贸易也颇兴盛。 至宋代,临湘县茶叶输入,广销北方和西北方,部分远销边境以外。迄南宋偏安江南,岌岌可危,全国减少南茶进口,但临湘种茶仍然不衰。据《宋会要辑稿?茶号》载:岳州所辖四县,产茶5000余吨……临湘产茶1991吨,占全省总产的10.6%,茶园达0.4万公顷。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启罢贡茶后,临湘老青茶兴起,销往俄国及北方数省;蒸青和炒青绿茶,工艺得到定型。县域药姑山一带,山峦重叠,溪流终年不断,自然条件十分宜茶,种植最多,并逐渐沿幕埠山系向北延伸至羊楼司、聂家市一带,往南深达古桥、壁山、龙源等地。 清代康熙年间,羊楼司一带出现老青茶及砖茶生产,远销北方及内蒙古一带。19世纪中期,始产工夫红茶,广销英美等国。由于茶产品销路广,茶叶供不应求,茶价暴涨,刺激了种茶业发展,产区农民除在上述茶区山峦台地广植茶树外,并选择高低农田,退粮植茶。据史载,当时临湘茶园达13000公顷以上。 民国初期,盛而不衰,茶树种植面积保持增长势头,茶叶内外销量常在1.2万至1.5万吨,产品有青砖及工夫红茶。随着茶叶产品走销,茶价上扬,茶农困此有“斤茶斗米”之利可图。 嗣后,国内内战突起,中苏绝交,华茶禁运;加之印度、锡兰红茶崛起;继之日本军侵略,临湘沦陷,交通受阻,内外销中断,致使临湘茶叶积压,茶价由此暴跌,茶农入不敷出,于是毁园抛荒。尤以药姑山一带,几乎全数荒芜,清末民初毁田所植茶园,复全数退茶还农,造林。抗日战争胜利后,国茶不图再起,反增捐加税,奸商乘机巧取掠夺,常以十八两为一斤,甚至二十两一斤,收购农民茶叶,茶款则以九五或九六折兑现,致使茶农几乎无利可图,荒芜面积达70%以上。据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临湘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载,全县只剩茶园面积2500多公顷,产茶1800吨,可谓秋风萧瑟,一落千丈。 新中国成立后,临湘县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使茶业复兴的措施,至1957年,全县茶叶产量上升到2500吨。嗣后,通过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及积极推行茶园专业承包责任制,从注重茶园培管入手,大力发展茶树良种,主攻单产与品质。据统计,至1990年,全县实有茶园面积5800公顷,年产干茶达7314吨。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