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安化茶艺教师邓懿珊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7-20 15:13     信息来源: 《世品汇》     浏览数:

茶艺:从学业到事业

  邓懿珊生长在湖南茶乡,受到祖辈耳濡目染的影响,从小就对茶格外喜好,大学本科毅然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茶学专业。在各种表演中,邓懿珊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这也慢慢延伸到现在她对其他茶艺师培训中。后来,经过大大小小的茶艺表演的锻炼,使她对茶,茶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出于对茶文化知识的渴求和热爱,随后她选择继续攻读朱海燕老师茶叶经济贸易与茶文化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在采访中,邓懿珊说到:“我学习茶艺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也曾迷茫过,各种消极想法曾让我一度抵触茶艺表演。然而,在丰富多样的茶事活动中,通过对茶文化内函的不断探究,颠覆了我之前肤浅的想法。”真正富足的茶艺表演是极具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茶的理解和感性的情感。在聊到编创这一部分的时候,邓懿珊说:“我自己在编创《玫瑰人生》、《醉嫦娥》等茶艺作品时尽量利用创新思维,并根据已掌握历代茶事历史和世界各地饮茶习俗来进行创作。记得有一次受邀在国家商务部举办的援外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进行茶艺表演,我选择了反映法国艺术家伊迪丝?琵雅芙坎坷而璀璨一生的《玫瑰人生》,赢得来自各国家学员的一致好评。表演结束后,在电梯里偶遇其中一名学员,他告诉我,从我这他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这让我深深感受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国茶文化传播者的责任与使命。

  对当前国内茶艺表演现状的思考

  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精神的载体,已经发展成为非同一般表演的艺术形式,近些年来,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在茶艺表演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对邓懿珊的采访中,她提到了目前茶艺表演中存在的三个问题:第一是生搬硬套,哑巴茶艺。她说:“很多茶友最初是通过学习传统茶艺来掌握茶叶冲泡技巧的,但后期表演中仍然炮制传统茶艺,茶艺与营销、茶艺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真正有生命力的茶艺作品必须兼具原创和可传达性两大基本特点,方能彰显作品的独特韵味和内在张力。”第二是喧宾夺主,过于做作。近代茶艺表演的动作编排本来就是借鉴舞跟动作而不断演变来的,将平日里的生活泡茶艺术化,更贴合中国人所崇高“道”。但应严格把握好度,不能喧宾夺主。邓懿珊说:“我们编创表演茶艺时应加入多少舞蹈动作,这往往根据舞台规格、类型以及表演的人数和主题来定。”第三是只重形式,忽视泡茶。尽管有些茶艺表演看起来花样翻新,颇有观赏性,但泡出来的茶却令人不敢恭维。表演者自己对如何泡好一壶茶所知甚少,不懂得茶艺表演的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将茶泡好。在茶艺师培训中邓懿珊常和学员们说:“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不能追求耍各种花架子,而是要学会如何把茶泡好。”许多花架子表面固然花俏无比,实则用处不大。

  静心泡好一杯茶

  静下心来好好泡茶,同时也是个人修心的过程,暗香浮动中,以茶修心性、悟天地。邓懿珊说:“在我大学学茶期间,曾经亲身参与过茶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深知每一杯茶来之不易。如制成500克特级洞庭山碧螺春茶需要嫩芽70000个左右,加之制作过程极其繁琐,极其讲究。每一杯茶,不仅是天函之、地载之、人育之的灵芽,更凝聚着茶农无数的辛勤汗水。因此,更觉自己身为茶艺师责任重大,更应该用心去泡好每一杯茶,这也是我最崇高的精行俭德之美。”

  《礼记·学记》一文中曾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她担任湖南农业大学茶艺培训师、益阳安化技校茶艺培训师和长沙明德中学茶艺课教师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目前,邓懿珊在教学上学习借鉴正风靡全球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模式,并在明德中学高中茶艺课堂上积极应用推广,实行翻转课堂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茶艺师是茶产业发展最美的窗口。茶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茶艺师的传承与创新,更需要茶艺师的传播和弘扬。邓懿珊说:“要泡好茶,首先,应当以一颗虔诚的心去面对那一片片飘浮在水中的茶叶,让心与灵魂在那一刻远离尘世喧嚣。其次,泡茶之前,要充分了解茶的茶性。依据茶性正确择水选器,把握好泡茶三要素(泡茶水温、投茶量、冲泡时间和次数)。再则是细节上灵活处理。每道茶泡茶后,心中总结片刻,努力将上一道茶的失误在下一道茶中补救回来,使每道茶的色香味不断精进。茶艺师除了茶艺、形体、书法、茶歌茶舞等训练,还要掌握大量的茶文化知识,对中国的古典文化也要有所了解,运用茶道礼仪,将传统的茶文化融会贯通在沏茶的举手投足之间。”

  茶路漫漫,正如茶经陆羽在《六羡歌》所述:“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每位茶艺师都应以一种平和的心境,恬淡地泡好每一杯茶,摆盏迎宾,执壶沏茶,共品人生百味。

责任编辑:新闻编辑组
打印[打印] 收藏[收藏] 纠错[纠错] 关闭[关闭]